課改,想說愛你不容易
——海南省高中課改考察記
一、海南印象
2012年12月23日至28日我有幸隨我校十位老師赴海南參加“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特色文化立校”走進“海南華僑中學、三亞市第一中學”魅力課堂觀摩研討會活動,沿途所見所聞,都給我們留下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和強烈的震撼。
海南省是我國首批課程改革實驗省區(qū)之一,九年來伴隨課改的推進,而今海南省新課改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成功的經(jīng)驗。在海南我們參觀的海南省華僑中學通過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通過課題研究、專業(yè)引領、同伴互助和個人反思方式,讓教師與新課程一同成長,走出了一條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之路。該校的高考上線率已連續(xù)六年名列海口市第一、海南省第二。在華僑中學我們聆聽了該校兩名青年教師的實施有效教學的數(shù)學和語文示范課,另外
教育部高中課程改革國家級培訓專家組成員、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組成員、海南省華僑中學副校長、特級教師張衛(wèi)東做了題為《讓教師與新課程一同成長—高中新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主題報告。
而地處我國最南端的三亞一中自1991年進入“中國名?!毙辛幸詠?,作為首批課改樣本校在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方面進行電子化成長記錄的探索,為后進入省份提供了寶貴的教育經(jīng)驗。12月27日上午,我們來到了三亞市第一中學,恰逢學校舉辦體育藝術節(jié)開幕式。沒有著統(tǒng)一的校服,各班同學自己商量,服裝自己商議,穿什么都行,有穿簡單的T恤的,有穿外面黑色里面紅色披風的,還有打扮成日本動漫服裝的,頭上的飾品更是五花八門,更特別的是每個班都設計有班旗,形形色色,問他們后得知有些班旗有自己的含義,有些什么意義都沒有,只是認為漂亮而已;還有更特別的,各班經(jīng)過主席臺時,并沒有因循守舊的走正步,而是每個班有幾位同學在隊伍前面面向主席臺做2分鐘的表演,由這里更能看出年輕學生的活力四射。雖然開幕式用了一上午的時間,但學生非常高興,沒過主席臺的學生們練習表演、照相,也增進了他們的感情,這里沒有約束,只有放松與愉悅。
二、海南體會
1、阻力
課程改革既涉及到思想觀念,又涉及到專業(yè)技術,還涉及到師生乃至家長切身利益。所以,來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將阻礙課程改革的推進。海南課改告訴我們,阻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來自教師隊伍的阻力,老教師猶甚。不少教師習慣于過去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認為課改會增加工作量(事實上也如此),不愿意去改變過去,從而產(chǎn)生對課改的抵觸情緒,表現(xiàn)出不主動,不積極,被動受命,嚴重影響課改推進,影響新理念、新方法向課堂深入,最終影響課改效果,最后成為反證課改“失敗”的例證。二是來自家長的阻力,家長并不關心課改,他們只關心自己子女的成績,只關心自己子女的高考,所以,家長普遍擔心課改會影響自己子女的高考成績,形成把課改與高考對立的不正確認識,給課改造成阻力。三是課改經(jīng)費不足,致使辦學條件特別是現(xiàn)代教學手段缺乏,教師培訓達不到課改要求,給實際操作帶來困難,從客觀上給課改帶來阻力。
2、困惑
面對課改,困惑不少,越是基層,事情越具體,困惑也越多,海南課改表現(xiàn)出來的主要困惑有:一是不知怎么推進。作為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行政層面上,不知道從何入手,不知怎么推進課改,感到無所適從。二是面對新教材,教師不會教,學生不會學。新的教材模塊,如果用傳統(tǒng)的方法去教,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很難完成,特別是新開設的《通用技術》課、《綜合實踐》課,既缺教師,又缺設備,不知怎么開。所以面對新教材,教師普遍感到不適應,顯得困惑。學生也不習慣于新教材的編排,再加上學生已習慣于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不會自學,從而造成學習上的困惑。三是對課程怎么選感到困惑。學校不知道教學模塊怎么整合,選什么,不選什么?學校顯得傍徨。學生自己選學什么?也顯得無助。四是學校管理困惑。面對新課改,學校管理,特別是教學管理,需重新構建學校管理體系,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教師團隊的培養(yǎng)、學生管理等方面面臨新的問題,特別是在“走課”改革中,一些學習成績不好,自覺性差的學生常常走得不上課了,給學校管理帶來了新的困惑。
3、憂慮
課程改革中最大的憂慮就是是否影響學校的高考升學率。課改是學校的發(fā)展問題、方向問題,高考升學率是學校的現(xiàn)實問題,從理論上講,課改與升學率并不矛盾,課改不僅不會影響高考升學率,反而會提高升學率,但理論與現(xiàn)實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對課改與高考對接性研究不好的學校,老辦法不用,新辦法又還沒有形成時,事實上影響高考升學率。所以,學校十分憂慮課改影響高考升學率,造成學校社會信譽度的下降。
4、策略
海南省課改的策略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主體。
課程改革的主體是各普通高中學校,課改一般都以學校為單位推進,一所學校有一所學校的具體情況,一所學校有一所學校的做法,海南華僑中學即是如此,如選課,不同學校各不相同,特別是在教師培養(yǎng)培訓方面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表現(xiàn)出了學校的課改主體地位。
(二)課堂主陣。
有專家稱“課改”就是“改課”。課改的落腳點就是改革課堂教學。所以課堂是課改的主陣地,只有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只有真正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中獲得進步和樂趣。
(三)研訓主改。
在研訓管理方面,海南省建起了“區(qū)域教育網(wǎng)、學科(專業(yè))教研網(wǎng)和師生成長博客”三類網(wǎng)站,為課改構建起了宣傳、研訓、成果展示平臺,并形成了省、市、校三級研訓網(wǎng)絡。在課改研訓方面,海南省根據(jù)課改是新生事物,困惑多、盲點多,需要研究的問題多的實際,高度重視對課改新問題的研究和對教師的培訓,對新問題及時研究,及時糾編,并及時將成果轉(zhuǎn)化為教師的行動,從業(yè)務層面保障了課改順利推進,如華僑中學有學術評審委員會,每學期或每學年都對教師的教研成果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海南省在課改中總結(jié)出了“研究—試點—推廣”和“以校為本,區(qū)域協(xié)作,網(wǎng)絡支持,研訓一體”的教研模式。并組織一線教師培訓,培訓采取外出學習交流與本培訓相結(jié)合的方式,在校本培訓方面采取集體探究的方面,如華僑中學每周都開展“教研組主題教研活動”,旨在促進教師間的同伴互助,要求立足學科教育教學現(xiàn)狀,來確立研討的主題,圍繞共同關注的疑難問題,專題研討,行動研究,必須做到“有主題、有組織、有課例、有記錄”,使教師們在探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最終適應新課程,超越新課程。
(四)網(wǎng)絡主評。
海南在課改中,建立了網(wǎng)絡評價平臺,學校給每個教研組和每位教師都開通了博客,通過網(wǎng)絡平臺,開展網(wǎng)絡教研活動,形成評價系統(tǒng),展示課改成果,他們實行了教師成果網(wǎng)上展示與評價制度,教師的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總結(jié)報告等都放在博客網(wǎng)上,既展示了教師的課改風采,厲行節(jié)約,又監(jiān)督教師抄襲、被動應付之風的孳生,學生學習成果也放在網(wǎng)上,如學生綜合實踐報告掛在網(wǎng)上,有的學生的報告得到領導的重視,成為政府工作的建議。網(wǎng)絡評價成為海南課改的又一亮點。
三、自我反思
海南課改經(jīng)驗告訴我們:普通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可以有模式也可以無模式,不管怎樣,純粹的經(jīng)驗式教學已經(jīng)無法適應新的課程需要。只要我們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研究的態(tài)度搞教學,把教育當做實現(xiàn)學校發(fā)展和個人人生價值的依托,建立起一支經(jīng)得住考驗的學校教研隊伍。積極行動,把對課改的膚淺理解上升為科學理念,我校普通高中教育,也會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
過去,我們做了好多工作,但是缺少總結(jié),缺少課堂文化重構的意識,缺少網(wǎng)絡教研意識。今后我們應該在上級教研部門的支持下,以學科組為示范點,以課堂為載體,多做一些對高中新課程的研究,多派遣一些教師出外取經(jīng),將網(wǎng)絡教研這種很好的教研方式引向深入,把培養(yǎng)人當做教育的終極目標,打造有效課堂甚至高效課堂,進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
課改是不得不搞的,課改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課改困難是巨大的,課改是需要大量付出的,課改是需要承擔風險的,一句話,課改—想說愛你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有海南“迎難而上,敢為人先,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分享”的課改精神,邊改邊總結(jié),邊總結(jié)邊改,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一中發(fā)展的課改之路,高效之路!
20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