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陜西站活動兩天來分別在西安市第一中學和高新一中初中校區(qū)成功舉辦。
此次來西安對學生進行科普講座的科學家包括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萬儒、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高登義、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潘厚任等,為我省廣大青少年提供一次難得的零距離與科學家接觸的機會。
前天的啟動儀式結(jié)束后,潘厚任教授向市一中的四千余名師生做了首場報告。昨日下午2點30分,在高新一中初中部禮堂,記者看到,由演講團副團長孫萬儒教授講演的“克隆技術能為我們做什么”專題講座,在學生們激烈的掌聲中拉開序幕。
記者從高新一中董娜老師處獲知,本次活動由教授現(xiàn)場演講、互動問答幾個模式組成。將是學生難得的一次與科學家接觸機會,對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提高科學素養(yǎng),樹立遠大志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會場上記者發(fā)現(xiàn),孫教授以通俗、幽默的語言配合資料圖片,為學生介紹了最新的“克隆技術”方面的科學成果,引來在場師生一致好評。會后,一位郭同學告訴記者,他聽了孫教授生動的講演,不僅豐富了他的課外知識,還讓他對生物科技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他說:“我現(xiàn)在要好好學習生物課,以后也要從事生物基因工程?!睋?jù)其他幾位班主任說:“他們希望這種活動能多辦幾次,這樣不僅開拓學生思維,還可培養(yǎng)他們興趣,對學生健康發(fā)展很有好處。”
據(jù)了解,科學家們還將在省內(nèi)30多所學校,向10多萬名學生做科普演講,向?qū)W生講授航空、航天、軍事科學,遙感技術、能源技術、生物技術和科學應對自然災害等,科普報告將不僅突出知識性、科學性和通俗性,更強調(diào)趣味和創(chuàng)新,引發(fā)學生對科學事業(yè)的興趣。